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(CES)上,智能眼镜这个曾被认为是未来科技的产品终于走出了展厅,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。其中,一款名为HallidayGlasses的智能眼镜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款眼镜由前身为国内仙瞬科技的初创公司GygesLabs研发,其外观与普通眼镜几乎无异,但佩戴后却能惊喜地发现它配备了一块小型显示屏。
HallidayGlasses目前的形态能够说是在智能眼镜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。市面上现有的智能眼镜大体上可大致分为带屏幕和不带屏幕的两类,而自带显示屏的眼镜往往因为笨重而受到消费者的诟病。例如,Meta的AR眼镜Orion虽然具备丰富的功能,但外观却显得很厚重,与常规眼镜差距甚大。而HallidayGlasses的推出,则打破了这一常规,其整体重量仅为35克,既轻巧又便于佩戴,甚至比大名鼎鼎的Ray-BanMeta眼镜还要轻。
然而,HallidayGlasses最大的亮点不仅在于其轻便的设计,还有它特有的DigiWindow显示模块。这是目前业内公认的“全球最小、最轻的近眼显示模块”,可以在眼镜的镜片上显示出3.5英寸的圆形屏幕。虽然该显示模块仅支持单色显示,但其视觉效果却让许多媒体大呼过瘾。根据9to5Google记者的描述,虽然眼镜外部存在一定的偏移,不同程度的配合可能会引起对齐问题,但他惊喜地发现,显示效果却“出奇的好”。
当然,HallidayGlasses的使用场景为何能引发如此大的期待,归根结底在于它和AI的深度结合。眼镜内置了语音AI助手,用户不但可以直接询问问题,答案将迅速显示在微型屏幕上,此外,用户还能利用该设备做语音录入,并将其转化为文本,甚至生成摘要。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,HallidayGlasses支持AI实时翻译,通过观察到的表现,它在中英交流中的应用表现出了相当高的实时性,这是其在日常交流中的一大优势。
然而,这款智能眼镜的AI功能并非完全靠本地运算实现,所有数据计算和处理均在云端进行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某些操作的流程中会有延迟,却也确保了眼镜本身的轻量化。“续航受限”是在科学技术产品中常见的难题,但HallidayGlasses在续航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,其官方数据为8小时,这已经是Ray-BanMeta的两倍多,可以说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成功。
除了语音输入,HallidayGlasses还实现了多种交互方式:用户都能够通过触摸眼镜的镜框做相关操作,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指环控制器,通过按压和滚动来实现与眼镜的交互体验。这种设计虽然让人想起类似的产品如三星的GalaxyRing,但在实际体验中,HallidayGlasses的指环控制器却显得比较厚重。
总的来说,HallidayGlasses的设计虽然并不算太过前卫,但其将成熟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在目前的市场上算得上稳健。与其说它是一款独立的智能眼镜,不如说它是一款为当前用户生活增添便利的辅助设备。正如Tom’sGuide所言,这款眼镜为日常生活添加了一个很有用的外部工具。
不过,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尽管HallidayGlasses在CES上取得了媒体的诸多好评,但它所能完成的功能仍然十分有限,无法完全取代智能手机,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辅助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角色。尽管如此,随只能设备的不断进化,如何在未来实现升级换代,HallidayGlasses或许能成为市场成功的标杆与案例。
如今,HallidayGlasses已经开启了预售,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末正式发货,定价在399到499美元之间,折合人民币约2922元至3654元。这样的价格与其轻便的设计以及丰富的AI功能结合,能够说是一种让人心动的消费选择。
面对这样的市场趋势,科技公司纷纷发现,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产品重要的竞争力。而像HallidayGlasses这样的设备也给我们大家带来了深刻的启示: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时代,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性化、高效与便捷的交互体验。同时,我们也期待更多像“简单AI”这样的产品,能够在眼镜产品及别的类型的智能设备中脱颖而出,科技与生活的结合将为我们的未来开辟更多可能。